來到口腔醫院,你有沒有這樣的疑問。為啥有的人洗牙只要兩百元,有人卻要一兩千呢?是不是被坑了? 其實啊,潔牙分為普通潔牙和深度潔牙,它們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和適用範圍。 普通洗牙的專業術語是“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牙齦上方的牙結石、菌斑和色素沉積,並拋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結石再沉積。 齦上潔治是日常口腔保健的重要部分,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牙周疾病。其價格相對較為親民,一般在幾百元左右。 然而,當牙結石和牙菌斑深入到牙齦下方,或牙周炎症已形成牙周袋,引起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情況就變得複雜了。單純洗牙無法徹底清除感染,需要進行“齦下刮治”。 什麼是齦下刮治? 齦下刮治是牙周基礎治療的一種,利用比較精細的器械,把肉眼不可見、牙齦下方、牙周袋內的牙結石、菌斑刮除。看到這裡,你也許有疑問了,牙周袋到底長啥樣? 除了暴露在牙齦以上的部分,牙齒還擁有屬於自己的“隱秘空間”。在牙齒與牙齦之間,存在一條小的縫隙,我們稱之為“齦溝”。正常情況下,齦溝很淺,一般小於等於 3mm。 如果口腔衛生習慣不好,會導致菌斑和食物殘渣在牙齒、齦溝處堆積,從而使牙齦產生炎症。若長時間“無人管理”,牙齦與牙面將不再緊貼而是鬆散地剝離開來,這個間隙就叫做牙周袋。 此時,牙齦和牙齒之間的空間就如同一個個口袋一般,能夠藏匿更多的髒東西。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就會造成更嚴重的牙周破壞,牙齒也從此被“牙周炎 ”給纏上了。 “齦下刮治”值得花一兩千去做嗎? 那麼,齦下結石對牙齒到底有什麼危害呢? 齦下結石分布在牙齦緣以下的根面,肉眼看不見,需用探針或X線才能檢查到,呈褐色或黑色,較齦上結石體積小,且更堅硬牢固。 它會加重牙周疾病,影響牙齦組織對營養的吸收,破壞牙齒周圍的組織,導致牙齦出血、口臭、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等。 有時候好端端的一顆牙鬆動、脫落,很可能是齦下牙結石惹的禍。所以,該治療的朋友千萬別拖,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炎症惡化後就得面對拔牙或掉牙的結果。 沒牙了得管吧,到時候大幾千的全瓷牙甚至過萬的種植牙,可比一兩千的齦下刮治燒錢多了。 所以,這種偶爾的錢包“損傷”,其實避免了未來的追悔莫及。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牙周炎患者都要進行深度潔牙,建議選擇正規的口腔醫療機構,並諮詢專業的口腔醫生。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一般潔牙或深度刮治,並在治療過程中嚴格控制治療質量和安全。 當然,平時注重口腔健康,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潔牙,防患於未然才是最經濟、最實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