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也稱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已經躍居腫瘤的第3-5位,且新發病例以每年4.2%的速度遞增。超過80%的患者被確診時,已經處於中晚期,早癌發現率<15%。 黃帝內經說:“上醫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要在疾病的萌芽狀態積極干預。 對於大腸癌來說,95%是大腸息肉演變而來; 那麼它的未病狀態就是良性的息肉,檢查早了,它還是一枚息肉,最多是早癌; 晚了,就會發生癌變,無論是預後、治療費用、還是生存質量都是天壤之別。 所以,定期檢查,腸鏡檢查不容小視。 大腸癌發病現狀如何? 在世界範圍內大腸癌已成為男性第3位和女性第2位常見惡性腫瘤。而在我國,由於近些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質、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和缺乏運動、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導致大腸癌發病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根據我國最新的癌症統計發現,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這其中腸癌扮演着不可忽視的角色,惡性腫瘤發病率排第2 位,死亡率排第3位。並且發病呈年輕化、惡性程度高等特點。需要我們嚴肅對待! 大腸癌的早期預警症狀有哪些?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早期大腸癌往往無症狀,而隨着癌腫的發展,才慢慢出現症狀: 1. 排便規律發生改變。排便次數增多或特別困難,腹瀉、便秘或交替出現,有時里急後重。 2. 大便形狀發生異常。大便變細,扁形便,或大便有稜角。 3. 大便性質改變。大便不成形,出現便中帶血或黏液血便。 4. 消化道症狀。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5. 消瘦、貧血等全身惡病質症狀。 6. 腹部有包塊,有固定疼痛。 出現了上述症狀,往往意味着此時癌症已經進展到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悔之晚矣! 即使通過手術或各種治療方法保住了性命,生活質量也比較差。因此,早期診斷成為大腸癌防治關鍵一環! 為什麼腸鏡能有效避免大腸癌? 1、 大腸癌與其他癌症不同,它首先症狀隱匿,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2、大腸癌大部分是腸腺瘤演化而來;而息肉在癌變前我們通過腸鏡就能發現它,處理它。 3、它生長極其緩慢,從息肉到腸癌,大約需要10-15年的時間,80-95%的腸癌是腸息肉變壞的,但是它發育遲緩,進展緩慢,而且我們有很多手段去阻斷它的進程。在諸多手段中,有效的利器就是腸鏡檢查。 關鍵就是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但遺憾的是,目前很多患者,對醫生的勸告進行結腸鏡檢查總是擔心疼痛,而不及時接受腸鏡檢查。有的則可能工作繁忙等原因,一拖再拖,錯過了寶貴的早查早治時間。 早期發現與即時治療與晚期發現再進行治療,醫療費用上相差10倍以上,如一個早期息肉癌變病者,大多無須開腹治療只行結腸鏡下治療即,而中晚期大腸癌,不僅需要開腹手術治療,更要僅限化療。 腸鏡檢查有什麼優點? 電子結腸鏡檢查,是通過一條柔軟的管狀儀器,從肛門途經直腸、乙狀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最後進入大腸最深部部位盲甚至迴腸末段的一種大腸疾病專門檢查儀器。 由於電子結腸鏡具有清晰、直觀,同時如檢查中發現病變可採取組織標本送理檢查確診、並可拍片、鏡下切除早期癌變組織並可免除開腹手術之苦等眾多優點。 結腸鏡檢查的敏感性是高,是大腸疾病特別是大腸癌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被視為診斷大腸疾病的黃金標準。 哪些病人必須做結腸鏡檢查? 1.40歲以上人群: 一般人50歲開始可考慮進行篩查,比如結腸鏡檢查,如無異常,10年後複查。 實際上大部分醫生更傾向於40歲開始篩查。 2.既往有炎症性腸病的人群: 在出現症狀後8-10年需要開始腸鏡篩查。 3.既往有息肉的人群: 如息肉小於1厘米,數目小於2個,並且是較為低危的息肉如管狀腺瘤,則可以在內鏡切除息肉後5-10年複查。如息肉數量超過3個或者有高危息肉,則建議每3年複查腸鏡。 4.直系親屬相關人群: 有一個直系親屬在60歲前發現腸癌,或者2個直系親屬均有腸癌的,應在40歲或者其最年輕的直系親屬發現腸癌時年齡減去10歲時開始進行腸鏡篩查:(比如,小趙的爸爸是40歲確診的,爺爺是50歲確診,那麼,小趙就要在30歲開始篩查) 5. 有原因不明的便血,血性粘液便、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腹痛、腹瀉,消瘦,腹部包塊,肛門急墜不適、貧血患者; 6.有大腸癌病史、癌胚抗原(CEA)試驗陽性者; 7.有子宮及前列腺盆腔放療史、膽囊或闌尾切除史者。 8.飲食以肉類及精細飲為主者;缺乏運動者;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及 上述大腸癌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