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來姨媽的時候下腹脹痛,感覺就像是堵住了,流不出來,然後第二、第三天陸陸續續排出很多“血塊”,一坨一坨的,有點嚇人。這是病嗎?可以調理嗎? 經期“血塊”是什麼? 經血是內膜細小血管破裂出血,細胞滲出液,靜脈破裂迴流等,經血主要的特點就是不凝固,因為經血中含有大量的[纖維蛋白融酶],它對纖維蛋白有溶解作用,經血是流動的液體,一般是不會凝固的,不會出現一坨一坨的塊狀。 但是出血多的時候,流速自然也會增快,纖維蛋白溶酶還來不及和纖維蛋白反應溶解,於是——血凝塊就產生了。 在正常情況下,月經會有些小血凝塊,這也屬於正常現象,各位女生不用害怕。 月經血塊還有不正常的嗎? 答案是:有! 如果月經中含有大量的血塊,就考慮月經過多了。 月經過多是病,無排卵出血、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疾病、血小板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症、凝血因子缺失、流產、宮外孕、妊娠滋養細胞疾病、宮頸類、子宮內膜類感染、肌瘤、宮內節育器、息肉、癌症…… 很多疾病都會導致月經過多。 什麼情況下要就醫? 每次月經都有血塊,不是偶爾出現; 月經量大並且顏色呈黑色; 血塊很多且伴隨嚴重的腹痛; 自身的婦科疾病導致身體更加不適。 針對月經問題基礎檢查主要有這幾項:腹部[B超]檢查(查看子宮及附件),可以在月經結束的3-7天檢查;[激素六項]檢查,一般在月經來的三天左右抽血化驗。特殊情況還要查白帶常規、宮頸篩查、甲狀腺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