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博愛曙光醫院不孕不育專科診室迎來特殊喜訊:37歲的張女士緊握妊娠確認報告喜極而泣。這位曾行輸卵管結紮術後復通、卻兩年未孕的高齡患者,經過三個月的個體化治療終迎轉機。該案例為結紮術後合併卵巢功能減退人群提供了新的診療參考思路。雙重困境下的求子之路 家住惠州的張女士2018年接受了輸卵管結紮術。2023年再婚後,她在其他醫院完成了輸卵管復通手術。儘管術後檢查顯示解剖結構恢復通暢,但隨後的24個月裡,她始終未避孕未孕。輾轉多家醫院檢查發現,她的AMH值僅為0.92 ng/ml(提示卵巢儲備顯著減退),醫生評估其每月自然妊娠概率不足10%。後經同事推薦,張女士於2025年4月底赴深圳博愛曙光醫院就診。 “腹腔鏡探查是重要轉折點。”接診的是該院經驗豐富的助孕專家賈麗副主任醫師,她指出,“探查發現復通部位存在炎性粘連,同時合併卵巢功能減退,這構成了她面臨的雙重生殖障礙。” 三階療法破局高齡生育 針對張女士復通術後炎症粘連、卵巢功能減退及心理焦慮等複合問題,助孕團隊制定了融合治療方案: 1. 內環境調理: o 中西醫藥物綜合抗炎(包括宮腔灌注促進內膜修復) o 健康生活教練指導(定製個性化飲食/運動計劃) 2. 精準助孕策略: o 個體化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嚴密監測單卵泡發育) 3. 心理能量重建: o 分享好孕案例,疏導緊張情緒 “生育問題從來不只是生理課題。”賈麗醫生強調,“除了科學治療,團隊同步提供了心理疏導、生活指導、便利就醫協調等全流程支持。” 醫學的溫度與邊界 治療於2025年5月啟動,至8月6日血HCG檢測確認妊娠。經陰道超聲顯示宮內孕囊直徑2.5cm,胎心搏動規律。“高齡妊娠需要更多醫學支持,但絕非盲目干預。我們的方案嚴格控制介入強度,力求在最小干預下達成目標。”賈麗副主任醫師補充道。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35歲以上不孕症就診量近五年(2019-2024)增長了63%(國家衛健委2025統計摘要),生殖健康管理亟需向精準化、個體化深度發展。針對≥35歲不孕患者,賈麗醫生建議:優先評估輸卵管功能狀態,同步檢測AMH與基礎竇卵泡計數(AFC),全面評估卵巢儲備,抗炎治療與生殖功能修復應同步進行。